解码四雁齐飞下的代村振兴:解码“党建引领、三产融合、智治赋能的乡村志愿服务

为深入探寻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2025年7月上旬,临沂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沂路雁行”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走进全国闻名的乡村振兴典范——山东省兰陵县代村。通过实地走访、志愿服务、深度访谈与数据分析,实践团系统解码了代村以“四雁工程”为引擎,驱动“党建引领、三产融合、智治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01
头雁领航:筑牢组织根基,把稳振兴之舵

代村振兴的核心动能,源于以“时代楷模”、村党委书记王传喜为“头雁”的坚强党组织引领。实践团观察到,代村创新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落地—党员带头”三级治理体系,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组织赋能强治理:党员包联农户的“民情日志”制度覆盖全村,从纠纷调解到技能帮扶,实现“事事有回应”,确保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调研数据显示其“党组织凝聚力指数连续十年居全县首位”。

改革破题促共富:在“头雁”带领下,代村率先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行“土地入股+按要素分配”模式。成功整合1200亩零散耕地为集体经营的“万亩农场”,村民兼具劳动者与股东双重身份,生动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王传喜书记在曾强调:“党组织的战斗力,最终要体现在百姓的钱袋子和笑脸里。”这正是“头雁”领航下,代村实现从负债累累“问题村”到富裕文明“标杆村”蜕变的根本所在。

图片

“沂路雁行”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实践调研团 供图


02
鸿雁护航归雁添彩:驱动三产融合,激活产业动能

代村的产业兴旺,得益于“鸿雁”与“归雁”在“三产融合”中的关键支撑。

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在国家农业公园,实践团见证了“鸿雁”人才操作物联网系统精准调控的智能温室集群。“品”字形布局形成闭环:A区无土栽培的亩产较传统提升300%;B区的加工基地运用冻干技术提升蔬菜附加值8-10倍;C区为直播基地,通过“场景化直播+订单农业”增加线上销售额。科技“鸿雁”是代村农业提质增效的核心力量。

创意激活文旅价值:“归雁”带来的新理念催生了产业融合新业态。以杂粮拼接的吉尼斯纪录“航母”模型为例,它衍生出“景观农业—研学教育—衍生品开发”的产业链,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归雁的创意让传统与红色文化焕发新生,推动代村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从2012年的6:3:1优化至2024年的3:4:3,实现从“卖产品”到“卖体验”、“卖品牌”的跨越。

人才雁阵协同发力:代村建立了“头雁领航—鸿雁护航—归雁反哺—雏雁培育”的人才梯队。实践团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发现,代村已形成126人的专业人才队伍。例如,与临沂大学共建的“乡村振兴创客空间”,设有6个实训模块,2024年培养本土“新农人”237名,有效破解人才瓶颈。

图片

“沂路雁行”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实践调研团 供图

03
雁阵聚力:共绘生态宜居,共享智治成果

代村的生态美、治理优,是“雁阵”同心共建的结果,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雁阵共治:运粮河的蜕变是典范。通过清淤、截污、绿化等系统治理,昔日的“臭水沟”跃升为III类水质景观河。沿岸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带动了民宿餐饮增收,其“生态投入—旅游收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形成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智慧医疗:诚信医院实施“村集体补贴40% + 医保报销50%”机制,村民门诊报销率达90%,住院自付控制在10%以内。远程诊疗系统联通省级医院,2024年为多名村民解决疑难病症。我们志愿服务队也在代村诚信医院开展了志愿服务志愿者们分工协作,在门诊帮患者指引路线、教用自助机,给等候的人递热水;在住院部陪老人聊天,帮行动不便的患者送东西,还打扫了公共区域卫生。

智慧生活:小康区、幸福区水电气暖入户率100%;智慧警务站联动信用积分,实现“小事不出村”;老年食堂系统关联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膳食。2024年“代村幸福指数”达92.7分,较2012年显著提升。

图片

“沂路雁行”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实践调研团 供图

正如实践团成员感悟:“代村的土地深刻诠释,振兴的密码在于坚定的党建初心、持续的科技创新与全体村民的接续奋斗。” 代村,这座沂蒙热土上的明星村,正以“四雁”齐飞的昂扬姿态,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