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归来 记平邑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王相海、胡萌

    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 记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王相海

  一个人,就是一盏灯,就是一束光;无数盏灯,无数束光,就能照亮一座城市,照亮整个中国。1月28日,农历大年初四,平邑县人民医院的最美“逆行者”呼吸内科一病区主任王相海出征了,他义无反顾、英勇逆行,向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出发。作为山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临沂市第一位出征湖北的呼吸科主任,王相海与全省同行一道千里驰援,奔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前线——湖北黄冈,用慷慨前行书写家国情怀,以血肉之躯筑起战“疫”长城。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当上级的通知下达时,王相海第一个报名申请到前线。当把决定告诉在同一家医院工作的妻子唐共珂时,妻子没有阻拦,也没有迟疑,只是说:“你去吧,你专业对口,国家正需要你,家里你放心好了,我会照顾好的!”

  七个月的小女儿感染风寒发烧38.2℃,为了让远赴湖北,参与援鄂医疗救治的王相海放心,妻子唐共珂拨通电话前,反复交待大女儿:“爸爸接电话了,千万不要说妹妹感冒的事情”。

  前方有千千万万个你,后方有千千万万个我。正是这些千千万万个“小家”的奉献,成了阻击这场无声战役最坚实的盾牌。

  呼吸内科医生,就是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到达湖北黄冈后,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1月31日,王相海正式奔赴临床一线,带领17名医护人员开展工作。

  作为呼吸内科专家,特别是医疗组长,王相海第一个穿上了厚重的防护服,义无反顾地进入了隔离病房。他坚定的说:“作为一名副主任医师,呼吸内科的医生,我们就是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从一个又一个病友的眼睛里,王相海读出了他们看到医务人员的欣慰,有几个病友几乎要哭出来了,他们说:“看到你们,就看到了希望。”逆行的白衣勇士日夜奋战,流下的一滴滴心血和汗水,呵护浇灌出一朵朵美丽的生命之花。

  昼夜忙碌,只为患者平安

  在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王相海他们负责南一楼七层两个病区。面对一个尚未完工的医院,水电暖不通,连隔段的门都没有,自己打扫卫生,用木板当隔板,用胶布当封条,没有医用防护服,就用工业防护服,没有靴套,就用垃圾袋代替。

  每个班次理论上六个小时,实际上算上早来晚走下不来九个小时。“医疗中心不停地有患者入院,一天时间就把整个病房收满,我们第一个班次就处理了二十七个病人,有年仅九个月的婴儿,有年近八十的老人,有身怀六甲的孕妇,更有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王相海说。

  王相海所在的山东医疗队为每一位病人制定了个体化诊疗方案,因病施治,因人而异,中西医结合,并注重关口前移,对轻型、普通型患者早介入、早干预,防止进展为重症危重症病人,绝大多数患者都取得了理想效果,逐渐好转出院。

  “感恩有你们,在我住院的这一个多月里,我结识了山东临沂平邑县人民医院呼吸科王相海,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恩人的故乡去看看……”这是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新冠患者龚某某在出院前一天写给王相海的感谢信。一句句质朴的话语,流露出患者对医护人员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王相海夜以继日的真情守护、辛勤付出得到了领导和患者的充分肯定!有的病人当面致谢,有的录了视频表示感谢,还有许多患者写了感谢信。他光感谢信就收到十余封,是队伍里收到感谢信最多的。王相海他们在前线出色的表现,受到前线指挥长山东省委副书记杨东奇同志的赞扬!王相海说,他尽了应尽之责,却受到如此关爱,非常感动。

  爱的抱抱,鲁鄂情深

  疫情面前,总有一些暖人的关怀牵动着你我,总有一些朴实的感动直击人心。任何华丽的辞藻在真情牵挂面前总是显得那么多余。

  王相海所在的山东医疗队收治了一位只有9个月大的小患者,出于一种父爱,王相海格外关注着孩子的病情。一开始,孩子对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充满了恐惧。“不能让孩子看到我们的笑容,那就让孩子听到我们声音,感到我们的关爱。”王相海说。在王相海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小家伙似乎已经适应了眼前“全副武装”的叔叔阿姨,甚至愿意主动伸手让他们抱一抱。“抱着这个可爱的孩子,我突然很想念家里7个月大的小女儿,有点想家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说起家人,王相海忍不住留下了眼泪。可敬的医护工作者是救人于病疫危难、救人于生离死别的英雄,但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普通人,会想儿女依偎,会有疲惫和牵挂,他们的付出更令人感动。

  你们是新时代没有硝烟战场上的英雄!

  “你们了不起,我现在好起来都是你们的功劳,你们是新时代没有硝烟战场上的英雄!”方先生对王相海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道。王相海介绍说,方先生入院时,病情挺重的,一度出现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方先生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康复出院了。

  正是王相海他们这些前线医务人员挺身而出、夜以继日的守护,才换来此刻的安宁。他们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他们用生命筑起了钢铁防线,挺起了民族的铮铮脊梁!

  沂蒙真情,遗爱黄冈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布满小水滴的护目镜,高强度的劳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是极其不易的。脸庞上被口罩压出的深深红印,是他敬业的印记;隔离衣下被汗水浸湿的衣衫,是他爱岗的勋章。口罩、面屏遮住了他的面容,却挡不住他坚毅刚强的目光;厚重的防护服束缚着他的身躯,却束不住他人性的光辉。3月19日,王相海荣获黄冈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黄冈市荣誉市民”称号。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他的坚守和辛苦付出!

  春风卸战甲,英雄凯旋归。3月21日,返程当天早上5点多,王相海早早的起床整理行囊,看着入住了50多天的宾馆,王相海说:“我突然很舍不得这个我们用心呵护的城市,舍不得我的战友,舍不得黄冈人民,还有我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在那里,我吃过苦、受过累、为患者的康复开怀大笑过,也为了患者的病情加重失声痛哭过……”王相海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还为宾馆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感谢信,真诚感谢黄冈人民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离别之际,黄冈市黄梅戏大剧院响起了《沂蒙山小调》。黄冈密卷,山东医疗队满分好评,终于回家了。车辆行驶的街道是“黄州大道”,黄冈人民自发送行,组成的欢送队伍有七、八公里,王相海说,“路边的居民高喊‘遗爱黄冈,感恩山东’,顿时我们泪目了。在我们的车前是交警同志在给我们开路,真的,从未体验的自豪感,前所未有的荣誉,我们又一次湿了眼眶。”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迎难而上的勇士。历时54天,王相海不负重托,以病房为战场,用精湛的医术、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与湖北人民风雨同舟,递交了一份黄冈满分答卷。王相海说,“刚到黄冈的时候心里压力特别大,上班的地方很简陋,没有合格的防护用品,每天面对大量的病人,内心的恐怖和压力非常大,但不能退缩。随着病情平稳,物资慢慢充足,各方面的压力也小了许多,终于现在清零了,心里的压力瞬间消失,没有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和嘱托,胜利完成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现在就想尽快回家看看老人、妻子、孩子,刚来的时候小女儿才会爬,现在都快学会走路了,想快点抱抱她。”王相海平安返鲁,让牵挂他的所有人为之安心、为之骄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那个凛冽寒冬,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王相海背负着生命的重托,勇敢地逆行湖北。他火线申请入党,用奉献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担当。他临危受命、不惧艰险,无数次湿透衣背,无数次彻夜不眠,用瘦弱的身躯肩负起了性命相托的重任,用生命点亮生命,谱写了一曲鲁鄂一家亲、患难见真情的动人诗篇。而今春暖花开,他已圆满地完成任务,平安凯旋的他,微微一笑,瞬间点亮了整个春天!辛苦了我们的勇士!

  王相海简介:

  王相海,副主任医师,平邑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一病区主任,山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2020年1月28日驰援湖北,在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参与医疗救治54天。3月21日,王相海带着黄冈满分好评的战绩凯旋返鲁。

  战地玫瑰 绽放芳华

  ——平邑县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员胡萌

  疫魔无情,人间有爱

  白衣战士,勇敢“逆行”

  千里驰援湖北,奋战抗疫一线

  他们离危险最近

  却义无反顾冲在前面

  全力守护群众健康

  感谢你们

  负重前行

  幸得有你

  山河无恙

  凌晨六点多,胡萌习惯性地醒来,迷迷糊糊地穿衣洗漱,当推开宾馆房间门那一瞬间,才猛然想起,哦,今天不用去上班了。

  又躺回床上,身体已疲倦不堪,但仍然没有一丝睡意。从1月28日离开家已近2个月了,这些天,她就如一张拉满弓的弦,今天突然按了暂停键,真的不习惯。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54天抗疫战斗中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涌上心头。

  犹记得,乙亥庚子之交,疫情突起于武汉,蔓延至全国。一时之间,山河失色,日月无光。一场和平年代的战“疫”悄然打响。不闻枪声,却令人闻风而逃;不见硝烟,却令人望而却步。然有一群人没有恐慌、没有退缩,毫不犹豫的冲锋在前,他们用医者仁心,传递着温暖与感动。

  为了守护生命,她甘愿逆向而行

  1月28日,农历大年初四,对于平邑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护士长胡萌来说,是一场特殊的“远行”。她将跟随山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支援湖北,奔赴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

  当接到医院需要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的通知时,参加过禽流感等传染病救治任务的胡萌第一时间向院领导请缨,“我是传染科护士,我就是疫情的第一道防线,现在正是国家需要的时候,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可是回到家胡萌却不知如何向家人开口,父母和婆婆都已到古稀之年,二宝才刚刚两岁半,每到晚上见不到妈妈就会又哭又闹。关键时刻,胡萌的爱人于辉还是给了她最大的支持,最大的安慰,爱人说:“我支持你,孩子和老人我会照顾好的,你放心去吧,你有那么多年护理传染病患者的工作经验,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回来,别怕,加油!”胡萌听完爱人的话,更加坚定了去一线支援的信心。1月28日,她与同事、家人挥手道别,踏上了支援湖北黄冈的征程。

  护佑生命,医者本色。

  1月28日18:30,飞机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胡萌和队友们踏上了江城的土地。此刻,在这个凛冽的寒冬,整个城市好似被按下暂停键,一片沉寂。

  面对严峻的疫情,到达湖北黄冈,匆匆安顿下来,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后,胡萌和队友一刻也没停歇就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他们每天与死神赛跑,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倾注心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每一天都在负重前行。

  “医护人员本都是平凡的人,但在危急时刻,当初心使命召唤时,我们就是英勇的战士。”胡萌在日记里写到。

  原定于5月底启用的黄冈大别山区医疗中心,由于迅速上涨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被迫提前“营业”了。陌生的环境,一切从零开始。面对医疗设备不完善,没有明确分区,没有工作标准和流程,诊疗资源稀缺,喷淋装备尚未到位等等这些很难保障医护人员是否会被感染的各种情况,胡萌也有过一丝恐慌和害怕,但医者的使命更让她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不停的告诉自己:我一定不负众望,完成任务。经过短短几个小时的奋战,胡萌所在的山东医疗队与当地医务、工程人员密切配合,就开辟了两个隔离病区,100余张床位,处理了27个病人的治疗以及护理,真正体现了什么叫“中国速度”。

  迎着朝霞出门,踏着星光返程。在黄冈近2个月的工作时间里,每次进入隔离病区前胡萌都要全副武装,里三层外三层的做好防护。上班前2个小时,不敢喝水、还穿上了成人纸尿裤,只为了节约一套防护服。在重重防护之下,闷热难挡,稍稍走动就浑身湿透,体力消耗也远超平常,头晕、恶心也频频发作,连有效呼吸都成为了一种奢侈。她忍住口渴、出汗、缺氧,拼尽全力……嗓子痒不敢大声咳嗽,怕口罩漏气;困了也不敢张大嘴打哈欠,以防口罩、护目镜移位,皮肤暴露在外;眼睛里进汗了不能揉,后背痒痒也不能挠,因为接触患者后戴手套的手不能到处触摸。而她却每天要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近6小时。高强度超长时间的“待机”,每次脱下防护服取下口罩看着那一脸深浅不一的勒压痕迹时,胡萌调侃说那是最美的印记。

  人间有大爱,鲁鄂一家亲

  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每天都在上演着山东医疗队与患者之间温暖,令人感动的故事。

  在隔离病房里,穿上防护服,就只剩下护目镜后的一双眼睛了,但就是通过这双眼睛,医务人员依然会向病人表达关心、问候和鼓励。隔离病房里的患者没有家属陪护,除了常规的医疗救治外,还要照管他们的生活,提供生活用品,一日三餐送到床旁。更为重要的是,还要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加油打气,鼓励他们战胜病魔。有一次,胡萌正在给一位病重的患者喂饭,患者老公打来了视频电话,面对镜头他不停地说着对医务人员的感激:“若不是你们医护人员,我老婆就完了,我们的家也就完了……”。胡萌感慨,“病人那种渴望和不安的眼神告诉我们,只有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我们帮助的不仅仅是这些病人,而是他们背后一个个家庭。”

  为病人穿刺输液,对于平时轻装上阵的护士可以说“so easy”。但在隔离病房,厚重的防护服、起雾的护目镜,加上戴着几层手套,都给操作带来重重障碍,胡萌却全凭着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每次盲穿刺,一针成功。2月20日晚,山东电视台《山东新闻联播》栏目播出的新闻《一封迟到的感谢信,诠释最美“鲁鄂情”》,感谢技术超级好的“胡一针”,正是说的胡萌。面对镜头,患者金女士认真的读着手中的感谢信,“当我们知道,她又是一位三岁孩子的母亲时,我们感叹,她不仅有精湛的技术,而且还有沂蒙精神。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从来没想过做英雄,也不喜欢作秀。来到这个城市,想的就是救人,帮助这里的人恢复以前的正常生活”,这是医务人员的天职,也是胡萌和战友们共同的心愿。

  都说,孩子是母亲的软肋。身在黄冈的胡萌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中的两个孩子。“妈妈您不能陪在我的身边,但我并不怪您,您不用惦记我,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像您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胡萌9岁女儿写给她的一段话,每每结束工作,胡萌都要赶紧掏出手机看看这几行字。她说:“看看闺女的话就感觉不那么累了,第二天一准儿能满血复活、投入战斗。”每次和家里视频,儿子总会问她,妈妈,你去湖北打病毒怪兽,去了这么久,现在怪兽打败了吗?爸爸说这个病毒怪兽很厉害,你一定不要被感染,一定要好好地回来哦!看着屏幕里面一脸稚嫩却又认真的孩子,胡萌的鼻子酸酸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突然那一刻,她觉得她的孩子长大了…

  莫嗟年景暮,转眼是新春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曾经的“生命之舟”,承载着生命的希望和期盼。3月18日上午,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最后2名患者出院,病房患者清零。从开始紧张、劳碌的加班加点救治,对自己许下“病房不空不返程”的誓言,到看到胜利一天的到来,胡萌他们没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向党和人民,向黄冈同胞交出了一份“黄冈”优秀答卷。黄冈市人民政府授予1260名援黄冈医疗队队员“黄冈市荣誉市民”称号,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他们的坚守和辛苦付出!

  3月21日,英雄们要回家了!黄冈老百姓以“最高礼遇、最深敬意”十余里护送英雄们返程。“谢谢你,为黄冈拼过命,我未谋您面,但是记得您,欢迎常回家看看。”胡萌热泪盈眶,挥一挥手,带着自豪和不舍告别战斗50多天的湖北,回家!

  冬雪寒时勇出征,春风拂面迎凯旋。在山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返鲁欢迎仪式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向援鄂医疗队员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讲道:“家里给你们准备了水饺,小米粥,欢迎你们回家”。熟悉的家乡话,最爱的家乡菜,一切那么温暖,那么亲切。胡萌终于回到这片日思夜想的热土!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像胡萌这样的逆行者还有很多很多,战斗正紧时,他们义无反顾、星夜驰援,拼尽自己的全力同死神搏斗,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他们是我们最尊敬最可爱的白衣天使,是我们抗击疫情最值得学习的榜样。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胡萌简介:

  胡萌,平邑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护士长,山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1月28日出发驰援湖北,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经过54天的奋战,于3月21日凯旋返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