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人就是好|张晓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火线上的尖刀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火线上的“尖刀兵”

  ——记临沂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张晓丽

  编者按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群众挺身而出、冲锋一线,身体力行践行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为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决定,在每月“临沂好人”评选中,重点选树一批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凡人善举和先进典型。即日起,本报开设《沂蒙人就是好·战“疫”群英谱》专栏,陆续推出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示沂蒙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

  工作20年来,张晓丽参与了全市几乎所有突发传染病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与控制工作,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始终奋战在最前线,成为名副其实的火线“尖刀兵”。

  农历腊月二十七日晚,我市发生首起输入性家庭聚集性疫情,需要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工作。正在工作专班值守的张晓丽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赶赴疫情现场,带头深入病区和患者家中,面对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出于专业的敏锐性,他们不但采集了病例标本,还对密切接触者、可能受污染的内外环境进行了采样。正是有了这个科学的决策举措,他们在国内首次发现了无症状感染者,首次发现了病毒可以在外环境传播的证据。

  为此,张晓丽主导制定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了密切接触者检测、环境标本检测工作,完善了“四早”措施,直接推动国家调整了防控策略。

  作为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的负责同志,张晓丽挑的担子最重,承受的压力最大。无论何时接到疫情命令,她都是率先赶赴现场展开调查。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非常专业、复杂。首先穿戴防护用品就是一道非常专业的“坎”。连体防护衣、护目镜、N95口罩、双层乳胶手套、双层靴套……这些听起来就让人发懵的物品是张晓丽和同事们赶赴现场前必须要穿戴的“工作装”,一穿就是三四个小时。在流调现场,身处未知的风险中,身上穿戴笨拙的防护用品,与病人语言交流很不方便,有时还需用肢体动作交流,一场流调下来,就像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同时现场要做好书面记录。尽管天气寒冷,但由于防护服的密透性和工作的紧张忙碌,她很快就汗流浃背。硬是靠着一股韧劲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张晓丽顺利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流调任务,为科学制定管控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张晓丽和同事们一心扑在疫情防控工作上,24小时监控疫情动态,时刻准备赶赴流调现场。哪怕在短短的三四个小时睡眠时间中,她也睡不安稳,满脑子都在梳理工作,生怕有环节疏漏,疫情处置不当给国家、人民带来不利影响。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她身心极度疲惫,但那股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励着她坚持再坚持。身边的同事都劝她休息一下,她却异常坚决地说:“我们多一分辛苦,群众生命健康就多一份保障。这个时候,我就应该坚守在岗位上,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艰苦付出,我无怨无悔。”

  忙碌的工作,让她没有时间去想念年迈的双亲,没有时间去考虑即将高考的儿子。当记者问起她有没有想过家人时,她流下了泪水。她对记者说:“对不起,等我一分钟。”擦干眼泪,红着眼睛,她继续跟记者介绍群众要如何做好科学有效防范。

  张晓丽勇于担责,积极作为,始终坚守在防控疫情的前沿阵地,为千万沂蒙人民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防疫安全墙,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本报通讯员

    评论:以“好人精神”绘就时代正红

  疫情无情,大爱无边。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是挑战更是考验,战“疫”中涌现出了无数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身边好人、身边感动,“山东好人”的评选,是对他们的肯定和赞扬,更是对我们的期望和鞭策。7名沂蒙儿女荣登好人榜,是沂蒙精神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的最好见证,他们是榜样,是方向,更是力量。“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不管是“战时”还是“平时”,我们都要善于向榜样学习、向先进学习,学精神、学品质、学方法,在点滴中完善自己,在小事上修炼自己,争当新时代沂蒙精神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擦亮大美新临沂这块“金字招牌”。

  榜样是旗帜,引领着方向,代表着初心。面对疫情“大考”,他们勇敢坚毅,逆行而上。疫情是镜,照亮忠诚初心。从疫情防控火线上的疾控“尖刀兵”张晓丽,到身卧病床仍心怀“火线”的好党员孙玉刚,再到倒在抗疫前线的“拼命书记”孙士贞,他们身体力行,冲锋一线,把责任扛在肩膀上,把忠诚刻在骨子里。疫情是镜,照亮为民初心。疫情面前,无数基层干部挺身而出,他们靠前指挥,深入社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心系百姓安危,筑牢生命防线。疫情是镜,照亮奉献初心。舍小家为大家、驰援武汉战“疫”一线的白衣勇士王裕虎,“没钱可以出力”的货运司机李保民,“做义工就去疫情最严重的地方”的基层战士卫源,危险面前,他们不胆怯、不彷徨、不后退,以坚强的臂膀挑起千钧重担,以无私无畏彰显人间大爱,奏响了抗击疫情的最美篇章。新形势下,我们更要从这些凡人善举、先进典型中汲取力量、明确方向,把初心和使命记在心上、落在行动上。

  榜样是资源,凝聚着力量,激发着斗志。先进典型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标杆,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鲜活的价值观。当前,我们要把好人资源利用好,好人精神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以过硬本领答好时代答卷。以好人精神“强筋健骨”。打铁还需自身硬,当前我们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要学会以先进典型为参照系,学会感悟好人身上的坚定信念、高贵品质,反躬自省,见贤思齐,从而知长短、见优劣、辨方向,加快个人成长成才,提升综合能力素质。以好人资源“凝心聚力”。好人身上所蕴含的道德因子、文明元素,正是我们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资源,是我们弘扬社会正气、凝聚思想共识的重要途径。要注重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结合,同“学习强国”平台推广使用相结合,在志愿服务中发现好人,在文明创建中评选好人,在多种途径中宣传好人,以“好人效应”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活化、常态化,打造加快临沂发展的道德文明高地。以好人力量“激发干劲”。“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我们要汲取好人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沂蒙精神。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各种风险考验面前,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肩负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一个个先进典型、一次次凡人善举,犹如一面面旗帜、一盏盏明灯,凝聚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发促进文明进步的内生动力。我们当以榜样为镜,与榜样同行,弘扬好人精神,牢记使命初心,真正将红色基因厚植于心,使红色血脉代代赓续,让学好人、做好人、赞好人的文民新风吹遍沂蒙大地,绘就时代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