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评选|最美教师姜荣环:永远出现在学生需要的地方

姜荣环跟学生们在一起

  从城市到乡村,20岁的她承载了无数乡村学子的梦想。她是学生的好老师,也是留守儿童的好妈妈。无论身在何处,她的心都与学生在一起。她坚持永远出现在学生需要的地方,她说到也做到了。她就是临沂朴园小学教师姜荣环。

  乡村课堂让她坚定信念 城市姑娘成了“全能手” 

  1998年夏天,大学刚毕业的姜荣环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担任英语教师。20岁的她从小在城市长大,备受呵护,接到任职通知书后毅然去了那个陌生的乡村。然而,现实却让她猝不及防。大雨过后的乡村小道泥泞不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几个小时后到达学校,却只看到了陈旧的校舍,破旧的桌椅,简陋的宿舍……这与姜荣环想象的教学环境天壤之别。

  “老师好!”一声清脆的问好声打破了姜荣环的思绪。看着眼前几十张被晒得黝黑的脸蛋儿,清澈的眼睛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姜荣环心中的落差全都转变为对人生第一堂课的紧张。这不仅是她的第一堂课,也是学生们的第一堂英语课。

  姜荣环清楚地记得,第一堂英语课讲的颜色。然而,课堂上除了白色的粉笔和漆黑的黑板,没有更多有色彩的教具。课该怎么讲?姜荣环灵机一动,以学生和老师身上五彩斑斓的衣服为例,将这堂英语课讲得十分生动。“老师,您讲得真好!”“老师,您说英语真好听!”学生们的赞美让姜荣环有些不好意思,却坚定了她留下来的信心。她暗下决心,要做孩子们的翅膀,让他们飞出乡村,走向世界。

  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是艰苦的,老师们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兼顾起学校的各种繁杂琐事,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学校的桌椅坏了,姜荣环学着修理;班里笤帚坏了,她带着孩子们捡来树枝亲手制作;学校没有自来水,她每天从一楼压水井打了水带回二楼宿舍烧开,再用保温瓶带到教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喝上热水……这个从小在父母呵护下的小姑娘,在磨练中成了“全能手”。

  为了弥补班里留守儿童缺失的陪伴与关爱,姜荣环每到周一都会把从家中带来的糖果、水果、干果趁孩子不备塞进他们的兜里、铅笔盒里。在玉米、花生成熟的季节,她还会在宿舍里煮上一锅,带到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在姜荣环看来,教育不仅在课堂,也在于陪伴。爱,就是教育!

  提高教学能力 让学生敢说英语 

  2002年,由于工作需要,姜荣环被调到了临沂第二实验小学,从一名初三英语老师一下子成了一年级英语老师。怎么能让小学生快快乐乐地上英语课,她开始琢磨起来。

  一次课堂提问,三年级班里一个叫小圆的女生慢吞吞地站起来,却一个字都不说。这让姜荣环很疑惑,但她并没有多想,只是以为学生紧张。然而,多次提问后,小圆都是同样的反应,这让姜荣环一下子严肃起来,她决定和小圆谈一谈。“老师,我很想学会读,可我读二十遍也还是记不住。”还没说几句话,小圆呜咽起来。

  看着这个一脸委屈的女孩,姜荣环突然意识到自信在英语课堂的重要性。孩子们为什么不敢张嘴说英语?是因为他们不自信,怕说错!此后,姜荣环开始了“在英语课中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她跟每一位学生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与此同时,每一节课上,她都会捕捉学生们的闪光点,并给予极大的肯定。时间长了,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英语课,并且敢于张嘴大声说英语。看着学生们的变化,姜荣环很欣慰。

  课堂教学讲究技巧,姜荣环将同课异构、小组合作、生本课堂各种方式都加入她的教学工作。那一年,她所带的三年级和四年级使用一册教材,而她的教学成绩不仅在16个三年级的班级中居于首位,同时也远远高于四年级13个班级。

  “做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创快乐课堂做幸福教师”,这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姜荣环教书育人的一种坚守。

  鼓励学生“参政议政” 

  为学校工作提建议 

  2010年8月,临沂市教育局面向全市招考骨干教师到市直学校任教。姜荣环报名参加考试并以第二名的成绩成功入选,成为朴园小学的一名老师。

  在筹备学校第一次家长会、第一次运动会的前夕,姜荣环意外从楼梯跌落。右脚腕在一阵剧痛后,肿了一个大包。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决定坚持上班。

  上下班老公背着她,在学校她单腿跳着代替行走,从连廊到教室、从教室到楼梯、从楼梯到操场、从操场到会场……校园里依然活跃着她的身影。一个月后,脚腕慢慢恢复,而左膝盖却隐隐不适,经历了瞬间无法直立、无法行走之后,医生给出了结论:半月板裂缝、髌骨有伤、膝盖有积液,休养半年、每天到医院理疗、以后少走路。

  新学校工作刚刚步入正轨,哪有时间休养?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医生的建议,放弃了理疗和休养。如今,九年过去了,为了缓解膝盖的顽疾,她仍每天吃药。

  学校工作稳步进行,身兼学校政教主任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姜荣环又开始琢磨“新点子”。经过深入研究和考察,她决定利用少先队建队节这个节日,举行少先队员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作用,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

  在学校第一次少先队员代表大会上,经过重重筛选脱颖而出的500余名学生,佩戴着贴着自己照片的代表证走入会场“参政议政”,提交提案。姜荣环和同事们负责梳理“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并一一给予回复。“通过召开少代会,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民主参与少先队活动,管理队务的乐趣,提高了少先队组织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发挥了少先队组织应有的先锋作用。”姜荣环说。

  少代会为学校建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闪光台”,由学生们自发组织设立,每周定一个主题,通过相机抓拍学生们的日常,放大学生的优点,积极弘扬正能量。刚刚毕业的六年级大队委副大队长高艺轩毕业前甚至帮老师们培养了“接班人”,接手他的工作,辅助老师们的日常工作。

  学生们的成长让姜荣环既骄傲又自豪。回望过去的21年教师生涯,姜荣环觉得既难忘又宝贵。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她将继续坚守三尺讲台。就像学生们给她的祝福一样:永远那样的从容、自信,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精彩!

  临报融媒记者 张慧 实习生 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