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最美第一书记|侯宝聚:为民办实事,托起百姓幸福梦

第一书记侯宝聚(右)在田园综合体项目初期建设现场。(资料图)

  1月23日下午,兰陵县向城镇党委书记肖欣一行来到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代表卜家楼村全体村民送上一面锦旗。“为民办实事,赢得百姓心”,简单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村民们对第一书记侯宝聚的共同心声。

  美丽乡村再提升 生态蓝图绘到底

  当看见单位下发我市第四批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报名通知时,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运行部副主任侯宝聚第一个报了名。“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对农村和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2018年4月,侯宝聚与同事赵兴彬一同来到兰陵县向城镇卜家楼村,开启了第一书记的特色帮扶之路。

  卜家楼村位于县城西3公里处,现有369户、1468人,耕地面积1215亩,以传统蔬菜种植为主,是向城镇典型的经济薄弱村。“以前村集体一分钱收入也没有,村里的公共项目基本上都是我和村干部帮着垫钱。”村党支部书记殷晓龙说。

  “一定要为这个‘空壳村’谋划出‘致富路’。”侯宝聚暗下决心。他每天穿梭于田间地头,与村民唠家常、同劳动,充分摸清卜家楼村的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

  要想得到村民认可,就要从大家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卜家楼村东头原本有一道排水渠,后来被村民填为农田使用。因村子整体地势西高东低,这块洼地每年逢雨必涝,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成为村民们30多年来的“心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侯宝聚第一时间协调实施排水沟清淤、排水治理工程,并常驻现场查看进度与工程质量。短短6天时间,长1800米宽3米的排水渠圆满完工。第一书记疏通了村民的“堵心事”,也架起了与村民的“连心路”。

  卜家楼村自2016年起开始整治环境,打造省级美丽乡村。为巩固村庄发展成果,侯宝聚积极争取资金,投资30余万元进行再提升工作。打造“美在农家”示范区,完成260余平方米的墙画绘制,兰陵县交通局主动捐赠家具用品和生活用品;拓宽“蔬香门递”党建大道,完成8000平方米的生产路修缮;修整路沿石、养护绿化带,完成3000多米的村庄主干道设施提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积极推进环境整治提升的同时,侯宝聚带领村班子稳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2018年,卜家楼村与省文明单位联手共建,成立了卜家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卜家楼村新时代文明宣讲团和卜家楼村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队伍,由侯宝聚担任文化站长。“讲模范故事”“评先进典型”“庆传统节日”……真正做到用文化的力量塑造农民精神新风貌,用生态美与乡风美打好乡村振兴底色。

  搭起党群“连心桥” 唱响红色主旋律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嘹亮的宣誓声中,一次别开生面的党建活动在卜楼村田园综合体施工现场举行。为赶工期、避雨季,不耽误农业生产,第一书记侯宝聚把握提前量、打好“时间差”,带领党员群众拆旧棚、拔瓜秧、运砖土。烈日炎炎,却阻挡不了党群齐心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仅用25天,他们拆除大棚200余个,平整土地120余亩,为项目正式动工争取了时间、奠定了基础。

  驻村以来,侯宝聚结合农村、农业、农事特点,以独具特色的“田园党建”模式,把“组织建在农田、党课上在农田、活动放在农田”,让“党员赛在农田、实绩亮在眼前”,充分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一招。

  不仅如此,侯宝聚还将国企管理系统化、制度化、精细化、严密化的工作标准运用到卜家楼村党建工作中,实行党员积分化管理制度,创新“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动态掌握村居民况,切实做到知民情、了民意、解民需。

  村里的贫困户卜凡保患肺病多年,长期看病吃药的费用压得他喘不过气。侯宝聚走访时了解到卜凡保发病不愿去医院,而是常年在小诊所拿药的情况,开导劝说其去乡镇医院看病,并就医保政策和报销方式等问题进行释疑解惑。“没想到医保能报销这么多,真是替俺省了不少钱!”在医院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后,卜凡保激动地说。党员“一对一”服务村民的新模式,提高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精确性,真正把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党建工作是基层的灵魂”,侯宝聚着力打造“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的党建品牌。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两学一做”活动,解读党的“三农”政策;在全村范围内推动“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和“一事一议”制度,有效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实现党员干部有示范、人民群众齐参与、农村建设有活力。第一书记谱写的党群助推乡村振兴之歌,在卜家楼村大街小巷唱响。

  “菜篮”飘香产业旺 绿色发展动力足

  正值严寒冬季,卜家楼村的蔬菜大棚里却是一派绿意。“原先种菜全凭经验,现在有了这个‘高科技大棚’,管理起来轻松多了。”村民赵兴坤乐呵呵地说,“在家里也能用手机实时查看大棚里的情况,还可以远程调控,不用天天往棚里钻了,这都亏了咱的第一书记!”

  村民们交口称赞的“高科技大棚”,是可全年使用、不易受季节影响的“地上棚”。主框架采用镀锌钢板一次性挤压而成,无焊接点,使用寿命更长,并配套水肥一体化、智能放风、补光灯等智能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各项指标,使农作物始终处于较好的生长环境之中。

  卜家楼村位于兰陵县西部,北为山区、南系平原,其气候水利条件极适于果蔬等农作物的生长。驻村之后,侯宝聚积极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累计争取扶贫资金2500余万元,建成67个高科技温室大棚,村集体年收入预计可达40万元,菜民年人均收入可达6。5万元。“卜家楼村的‘蔬香门递’田园综合体已达600余亩,该项目以果蔬采摘为主题定位,涵盖精品水果采摘、蔬彩蔬艺展示、农耕生活体验、休闲娱乐观光四大功能区。”侯宝聚介绍说。卜家楼村已成为“山东南菜园”内重要的“菜篮子”基地,村民们也纷纷鼓起了“钱袋子”。

  此外,通过与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合作社共同努力,村里开设了“蔬香门递”官方网站,进行线上果蔬销售;注册了“蔬香卜楼”品牌商标,加速“一村一品”建设;打造了“新农人之家”,引进了高科技物联网设备;鼓励成立“蔬香门递”营销中心,建成10车20余人的配送团队。同时,为增加集体收入,发展多元产业,协调县、镇有关部门以及市财金集团,投资230万元推进惠民光伏太阳能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在第一书记的劝引下,回乡创业的毕业大学生、外出经商归乡扎根的成功带头人、甘当新型职业农民的致富带头人,共同组成30余人的田园“追梦人”队伍,不仅引进了四季梨、多彩大樱桃等高档果蔬新品种,还以网络直播方式销售多肉盆栽,为“三农”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如今的卜家楼村,正搭乘时代发展的快车阔步前行。

  临报融媒记者 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