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一书记纪实|杨扬:努力奋斗为任职村百姓多办实事

  摸村情,解民意,挖渠修路、组织活动、振兴产业……经历了400多个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奋斗的日日夜夜,临沂市文旅局派驻兰陵县向城镇兴明前街村的第一书记杨扬,见证了一个落后村庄美丽蜕变的过程。从刚开始称呼“你们村”到后来的“咱们村”直到现在的“俺们村”,他把驻村当成了自己的家,亲力亲为给百姓办实事,为村庄谋发展。

  2018年4月,杨扬作为第一书记派驻到兴明前街村,入村的第二天,他和副书记陈栋拿着提前制定好的《美丽乡村建设调查问卷》和《第一书记工作调查表》开始了集中走访。在连续5天集中走访的206户村民中,九成以上都反映了同一个问题:村内雨季积水严重。

  第一书记的工作就是要解决村民的困难。于是,第一书记任职组把修建“户户通”配套排水沟渠项目作为第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过一个多月的协调努力,6月18日,前街村“户户通”排水沟渠建设项目破土动工,并于雨季来临前顺利竣工,这让老百姓认识了“下功夫干实事儿”的贴心人。

  一年来,兴明前街村修排水沟渠6200余米,硬化村内道路2200米,新修村村通沥青路2750米,对村内3条主干道拓宽并铺设沥青12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98盏,建设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提升。

  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杨扬上任初期,经过调研后发现,兴明前街村存在组织制度不健全、党内生活不正常、管理奖惩不量化、思想观念落后、工作方式单一、缺乏创造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杨扬摸索出“健全规章制度、壮大党员队伍、第一书记讲党课、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村庄网格化管理”——“田园党建”工作法,有效破解农村党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使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加强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在杨扬心里,第一书记还有个重要职责,让村里孩子尽可能的接受良好教育。今年7月初,他到兴明初级中学了解贫困毕业生情况时得知,家住小郭东村15岁的田宇飞中考成绩不到300分,准备放弃学业外出打工。15岁本该是坐在明亮的教室学习知识的黄金年龄,但这个男孩却要背上铺盖卷南下打工,杨扬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然不是自己驻村的孩子,可是杨扬还是来到田宇飞的家。经过对孩子及其家人耐心细致地讲解,推心置腹地劝说,全家人终于放弃了打工的想法,并决定报名高级技工院校。考虑到他的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双目失明残疾,杨扬帮其办理了需要提交到学校的相关表格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等手续。

  自从第一书记入村后,杨扬还充分利用市文旅局的职能优势,让村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现代柳琴戏“沂蒙情”进村演出、“文化大篷车”送书下乡、“流动博物馆”走进幼儿园……各类公益活动持续开展。现在的前街村扭秧歌跳广场舞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孝老敬亲的多了,邻里争执少了;“美在农家”示范户多了,家里脏乱不收拾的少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有了明显的提高。

  杨扬和陈栋两人都是80后,有着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和干练。他们做到了第一书记入村誓言中所说的:“为民务实清廉,争做攻坚克难的先锋、引领致富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标兵,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在剩余的260多天里,要掐着手指头努力奋斗,争取为任职村多办点实在事儿。”杨扬坚定有力地说。

  临报融媒记者 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