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最美第一书记|潘勇毅:当好美丽乡村建设“带头人”

省委宣传部派驻费县薛庄镇马头崖村第一书记潘勇毅(右)在村内劳作

第一书记潘勇毅漫步在马头崖村的沿河步游道上。

站在村里打造的民宿院内,第一书记潘勇毅(右)和马头崖村党总支部书记刘修德(左)规划并憧憬着马头崖村美好的未来……

  11月21日,记者前往费县薛庄镇马头崖村,沿着大青山路一直往北,穿过柴火山,便进入马头崖村的地界。眼前,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在山间平展地铺设开来。时至初冬,村庄内的柿树叶子落尽,鲜艳悦目的柿子挂满枝头,如同一树树彤红的小灯笼点缀着大地山岗,给这冬季的田园村庄增添了融融暖意。

  “我们村里现在是大改变了!”费县薛庄镇马头崖村党总支部书记刘修德黑黑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他告诉记者,马头崖村位于费县薛庄镇驻地北10公里处,是由彭家岚子村、转山前村、马头崖三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全村共1075户,3633人。自第一书记潘勇毅驻村以来,经过一年多的规划建设,马头崖村的村容村貌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生活开启了新时代。

  抓党建

  推动党建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

  入冬初寒,费县薛庄镇马头崖村却如一卷巨幅山水画尽显诗情画意:村落整齐划一,沿河步游道美观别致,房前屋后卫生整洁,农户家中窗明几净。冬日暖阳之下,村民们三三两两来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在文化广场上锻炼身体;到党群服务中心,听取党课……好一幅文明和谐的乡村画卷。

  眼前的马头崖村发展的一派红火,可回望一年半前初到马头崖村时的情景,潘勇毅只用了“脏、乱、差”三个字来总结。“驻村后,我通过走访发现,村子之所以发展不起来,是因为村集体增收途径单一、文化和旅游资源转化为收益缺乏有效方式等问题,亟需通过抓党建强根基、用好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乡村整体提升。”帮钱帮物,都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得为村民们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潘勇毅深谙这一道理,从2018年4月驻村起,他就把夯实党建基础当成了首要任务。

  “守初心,党建为先。抓好党建工作,首先就是要先注重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潘勇毅告诉记者,为落实好党员教育制度,他严格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文件、上党课,开展民主议事、志愿服务等。我们还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分专题组织全体党员参加集体学习,丰富活动形式,为的就是让党员们开阔视野,认清差距,激发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激情。”潘勇毅说。

  “我们还推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级治理机制,建立了村级便民服务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制度。”潘勇毅告诉记者,为提升村级治理水平,他们还在村里的显要位置设立了公示牌,健全了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制度。“不止如此,我们还在村内建设了21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配备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多媒体室等,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阵地。”潘勇毅说。

  强优势

  利用地理区位优势 做好乡村旅游文章

  马头崖村毗邻垛南公路、大青山路,交通便利,又毗邻天蒙景区、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山红色休闲小镇等重点项目。如何利用优势盘活闲置资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是潘勇毅驻村以来一直思考的事情。经过谋划,着眼于马头崖村整体规划,结合村内的实情,潘勇毅开始把目光投向民宿经济,并以民宿作支撑,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撬动乡村旅游发展。

  民宿是啥?一开始,多数村民没概念、少经验、缺底气。潘勇毅着手民宿经济的摸排动员工作,宣传发展理念,积极引导村民率先“吃螃蟹”,调动村民创建民宿的积极性。今年6月份,在潘勇毅的协调下,以彭家岚子村下辖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刘家寨为基点,引入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共同用村里的闲置房打造了高端民宿。沉睡的老房子被纷纷唤醒,经过精心设计后焕然一新,花草萦绕、白墙青瓦、修竹奇石的房屋,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

  “民宿以发展众筹股份合作模式为着眼点,村内以宅基地、提供劳动与服务入股,投资方负责市场推广运营。民宿收益的10%用于给提供闲置房的村民分红,20%给村集体,剩下的给企业,实现了村民和企业共同盈利的目标。”潘勇毅说。

  闲置的房屋变成了致富的“金疙瘩”,为小山村点燃了希望,村民们的生活也跟着红火了起来。潘勇毅告诉记者,目前,马头崖村共有5处院子投入运营。今年十一试营业期间,因村子毗邻天蒙景区,民宿乘着景区的东风,5处院子20间房陆续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未来,潘勇毅打算在5处民宿的基础上再建15处,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

  民宿成为村子经济发展的激活点,在潘勇毅和村干部们的共同努力下,马头崖村走起了“产业发展与大地景观结合,自然风景与民俗文化发展结合”的路子。初冬的暖阳,越过青砖砌就的矮矮围墙,洒在宽大落地的观景明窗前,在白墙飞檐的掩映下,小院的神韵更显典雅端庄。看着极富田园气息的小院,潘勇毅打心底里高兴:“未来,我们规划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挖潜村级自然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农业优势。以后村民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盼头!”

  重生态

  改善村貌 打造宜居乡村

  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一间间房屋错落有致,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敞亮,一面面文化墙图文并茂……“俺们马头崖村现在真好看!”村民丁绣全告诉记者,自第一书记潘勇毅驻村以来,一年半来,村子的变化确实挺大。“原来荒废的房屋变成了民宿,便民服务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起来了,沿河步游道也铺了,村子里的景色也越来越美,环境也越来越好了。”丁绣全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村民们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潘勇毅驻村以来,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美丽村居”试点和基础设施建设。在马头崖,他协助实施村内自然环境保护修缮;协助实施村内自然环境保护修缮;社区内安装路灯100盏进行亮化,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重点对沿河两岸、主干道两侧种植绿色植物进行了绿化;同时,在马头崖村修建水利设施,解决了山区板栗园灌溉用水问题。在转山前村,他启动转山前村“户户通”道路硬化项目,计划投资150万元硬化道路包括主街7条,副街21条,共计23800平方米;并修建拦河坝4处。在彭家岚子村,他实施“村村通”硬化道路1500米,并打造下辖村落刘家寨下游沿河墙和3道拦水坝、汪塘整治1处,使亮点更靓……

  “有时候站在村里我都很自豪,一年半多的时间,马头崖村变化这么大,很多东西都是从无到有,心里面感到很欣慰。”潘勇毅感悟道。

  一村一落皆美景,美丽乡村入画来。如今,徜徉在花香四溢的乡间小道,漫步于静谧怡人的沿河步游道,一幅绿水青山、产业兴旺、村民富饶、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腾飞画卷正徐徐展开。

  临报融媒记者 褚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