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创建|蒙阴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新风尚

  蒙阴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为着眼点,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厚植道德沃土,凝聚向善力量,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显著提升了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建设美丽富强幸福新蒙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整合资源力量,共绘文明实践“同心圆”

  蒙阴县统筹整合阵地、队伍、网络资源力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依托六馆一中心打造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宣传文化综合体。建起文明实践所11处、文明实践站374个,实现乡镇、村居全覆盖,构建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文明实践矩阵。建立完善组织领导、工作保障、督导考评、文明共建、激励嘉许机制,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运行保障能力。培育壮大志愿队伍,成立县级专业志愿服务队18支、县直单位志愿服务队116支、农村志愿服务队1000多支,骨干志愿者1万多人,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风尚,新时代文明实践逐渐融入百姓生活,城乡处处呈现出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美丽宜居的幸福画卷。

  突出思想铸魂,唱响理论宣讲“主旋律”

  在蒙阴县文化馆演播厅门外,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用手机扫描易拉宝上的“鸿蒙知音”小程序,就能观看小程序里的宣讲视频。为实现理论宣讲全时段、全覆盖,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蒙阴县创新宣讲形式,打造了“鸿蒙知音”宣讲品牌,制作了微信小程序供群众随时观看。蒙阴县把学习实践科学理论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首要任务,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建立多支理论宣讲团,深入开展“沂”起学理论、“七讲七进”、“讲故事 学理论”等理论宣讲活动,突出打造“鸿蒙知音”理论宣讲品牌。现在,理论宣讲遍布城乡,全县各级各类宣讲创新形式、精准发力、同频共振,形成理论宣讲“大合唱”,由“小马扎”到“大讲堂”,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飞入寻常百姓家”,教育广大群众增强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丰富载体项目,做实志愿服务“大文章”

  蒙阴县坚持为民服务理念,聚焦服务大局和群众需要,精心策划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推动精准服务群众,深入开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五为”志愿服务,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和文明。围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组织各级志愿者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红”成为蒙阴县城乡文明靓丽的风景线。突出品牌引领,推出打造“沂蒙精神百校行”、“鸿蒙之音”理论宣讲、“筑梦书屋”、“全域无垃圾,志愿做先锋”、“关爱孤困儿童心理辅导”、“雷锋爱心协会三助一扶”等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沂蒙精神百校行”品牌项目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成员达到500多人,宣讲团成员足迹遍布10多个省份400多所高校,把红色文化种子播进大学生心田,先后开展沂蒙精神宣讲400多场,听众4万人。

  宣讲实践并重,共倡美德健康“新生活”

  蒙阴县广泛开展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宣讲宣传和主题实践活动,推动“自律助人、孝老爱亲、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的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突出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宣讲宣传,成立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宣讲团,编印《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宣讲资料》,推广“美德讲堂”“4+N”宣讲流程模式,组织各级做好美德理论、美德经典、美德典型、美德礼仪4个规定动作宣讲,创新文艺宣讲、故事宣讲等N项自选宣讲,组织100多个文明单位开展美德健康生活“百村宣讲”活动。深入开展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实践活动,突出身边好人引领、万家好家风建设、移风易俗“反对浪费、文明办事”行动,累计涌现中国好人8人、山东好人42人、市级道德模范28人、县级道德模范和蒙阴好人577人。(蒙阴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