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阳光 茁壮成长——5317名孤困儿童在关爱中迎接新生

  沐浴阳光 茁壮成长

  ——5317名孤困儿童在关爱陪伴中迎接新生

5月29日,费县团在利山涧景区开展“情暖童心 快乐成长”活动。

5月28日,“手牵手欢度‘六一’常路团圆梦”活动在蒙阴县安口旅游区举行。

5月29日,临沭前庄团举办“双节同庆共圆梦 多彩‘六一’粽香情”活动。

5月28日,蒙阴县高都镇孤困儿童帮扶中心“关爱孤困 守护成长”情暖“六一”专题活动在高都展馆举行。

5月29日,河东刘店子团开展“包粽子、行少先队礼、看望老同志”活动。

5月28日,兰陵二庙团志愿者举行“相亲相爱一家人”走访活动,为孩子送去爱心物资。

5月29日,郯城泉源团志愿者走访帮扶孩子家庭,为孩子们送上香味扑鼻的粽子,提前祝孩子端午节快乐。

5月29日,莒南板泉团举行“情暖‘ 六一’童颜大悦” 活动

5月29日,临沭青云团举办“欢庆‘ 六一’ 喜迎端午”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从自卑、自闭、不自信,到如今开朗、乐观、进取,每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临沂市关工委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8000多名志愿者的帮扶下,5317名孤困儿童的人生在阳光下精彩绽放。

  “我每天跟爷爷生活在一起。爷爷出去干活,我饿了就自己煮土豆吃。”乌黑的灶台上,有一锅被小奇称为土豆的饭。

  “我没见过爸爸妈妈。奶奶说,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但是我就想拿,控制不住自己。”因为屡次偷盗,小军成为了派出所的“常客”。

  “爸爸发病的时候会揍我,我觉得睡在箱子里更安全。”父亲精神病发作时,脾气暴躁,会毒打润儿。

  ……

  这些孩子是不幸的,经历风雨,经历泥泞,苦苦挣扎。但是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无私、大爱的志愿者,用爱心和关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收获成长路上的喜悦、幸福和欢乐。

  4年的守候,1000多个日夜的陪伴,志愿者们相信,爱可以唤醒一个人潜在的能量,帮助孩子们度过坎坷,温暖远航。

  如今,打开心扉的小奇,是个特别体贴的孩子。志愿者舒永红说,大家冬令营活动中一起在外面吃饭时,小奇总是第一个去找椅子、倒水的孩子。当时她身体不好,小奇还会反过来照顾她。现在每次她到小奇家时,小奇都会拥抱她,走的时候,小奇都会送她到路口。

  如今,小军在志愿者陈德功的帮助下,生活也慢慢走上了正轨。“通过与他们相处,我也感受到了孩子们身上的爱,孩子现在变得非常懂事,常把‘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挂在嘴边。”

  志愿者高成友经常走访润儿家,帮忙打扫卫生,修缮房屋。如今,润儿的父亲被送到专门的医院免费救治。高成友一次次协调,并帮助润儿办理了各项手续,让他进入育新学校重新开始了学业。村干部及周围的邻居感激地说:“帮了这个孩子,救了这个家庭。这份情谊,全村的老百姓都看在眼里。”

  对接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志愿者们不仅用心陪伴孩子,帮助孩子走出泥潭,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在风雨中飘摇的家庭。

  风和日丽,阳光美景。又是一年一度最欢乐的日子——“六一”儿童节,志愿者们也将这份特别的爱送给全市的孤困儿童,开展不同形式的关爱孤困儿童活动。

  兰山义堂团开展“孝悌出发 梦想必达”游学活动,孩子们在志愿者韩梅的带领下学习体悟闵子骞的孝行故事。河东刘店子团开展“包粽子、行少先队礼、看望90多岁老同志”活动。兰山区工业园团组织“喜迎端午”活动,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包粽子、煮鸡蛋。临沭青云团举行“欢庆‘六一’ 喜迎端午”活动,孩子们和志愿者一起包粽子、缝香包。莒南板泉团举行“情暖‘六一’ 童颜大悦”活动。费县团在利山涧景区开展“情暖童心 快乐成长”活动。罗庄团开展“庆‘六一’ 迎端午”活动,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包粽子、做游戏、讲故事。蒙阴团各乡镇团积极落实县关工委座谈会精神,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庆“六一”活动。联城团组织孩子们在东方技校包粽子、玩游戏;野店团组织孩子们参观善爱特殊学校、观看精彩文艺演出;云蒙湖团组织孩子们来到辛官庄社区,一起唱歌做游戏、参观鱼文化展馆及火龙果采摘园;县直团组织孩子们在章丘眼镜店苑芳圆爱书屋读书、去岱崮地貌研学游;旧寨团组织孩子们到天佑园大酒店做游戏、举办文艺演出,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开心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蒙阴街道团、岱崮团部分团志愿者走访看望了团里的孩子。

  几年来,服务团先后组织开展以心理辅导为主的冬令营、夏令营、参观游览、培训等各类集体活动3000多场次。针对1000多名有心理障碍、170多名“问题”儿童,专门举办8期特训营,收到显著效果,大多数孩子逐渐走出心理阴影。先后协调有关部门为700多个孩子解决了户籍、学籍、上学等问题,为4000多个孩子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为100多名孤困儿童及其家庭免费实施了大病救助和眼疾治疗手术,帮扶600多个精神病家庭和服刑人员家庭孩子走出原有环境、摆脱心理阴影,为800多个孤困儿童家庭翻修、新建住房,添置必需的家具和生活用品。

  感受爱,成为爱,传播爱。“服务团举办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周围的志愿者都在关心爱护他,并且都是自觉自愿地付出、奉献,在孩子心里种下了感恩的种子。他们长大成人后,自然会走向奉献社会之路。”临沂市关工委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团长徐军说,“为老百姓干实事,就要吃得了辛苦、豁得上性命,我们要把国家的温暖传递给孩子们。我这辈子就干这一件事了!”

  童心值得被温柔守候。服务团8000多名志愿者通过“一对一”结对,与孩子组建了“临时家庭”,对每个孩子紧盯20年,让孩子们能够坚强地绽放笑脸。

  志愿者们用心守护儿童,呵护少年,也呵护着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