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打造“干净 整洁 有序 安全和群众满意”的城乡环境

  “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

  我市全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和群众满意”的城乡环境

  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城乡环境卫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期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整治活动。

  据了解,本次整治活动按照“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原则,重点聚焦城乡道路、公共场所等部位,破难点、除盲点、通堵点,着力整治“脏乱差”,解决薄弱环节的“老大难”问题,确保主要道路和重点场所卫生长效保持,全力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打造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

  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大清除

  开展工业固废、河湖水面漂浮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全面摸清堆放位置、主要成分、堆放年限等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加快清理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特别是村庄内外积存的建筑和生产生活垃圾,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等问题,实现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清洁。

  进行城乡道路大清扫

  在城镇建成区范围内深入开展“洗路行动”,全面做好行车道、人行道的深度保洁,确保“墙根到墙根”整洁干净见本色。延展主次干道保洁面,将交通隔离栏、窖井腰眼、绿化带等纳入整治范围,以“机械化深度洗扫+人工即时保洁”的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做到道路主线无积尘、沿线设施无死角。在城镇建成区范围外,积极推进“净路行动”,加大机械化清扫和人工保洁力度,确保城乡道路无明显尘土和漂浮垃圾。

  开展公共场所集中大扫除

  开展火车站、汽车站、农贸市场周边、商业场所、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馆、各类文娱场所和健身步道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大扫除,清除积存垃圾、清理卫生死角,加强环境卫生动态管理,确保各场所内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动员店家商户积极履行市容环卫责任(门前五包),做好自扫“门前雪”,清理门前摊下卫生,清除积存垃圾,共同营造整洁有序的环境。

  开展河网水域大整治

  开展各类河道、湖库的巡查保洁和水草打捞工作,梳理排查整治各类污水管网暗接和违规私排问题,及时清理水面垃圾,保持河面、河堤河岸及周边干净清洁,无各类漂浮或积存垃圾。

  组织动员城市家具大清理

  组织动员各业主产权单位集中开展报刊亭、公交站亭、广告牌、雕塑、配电箱、电话亭、公共座椅等城市家具的“洗脸擦身”,保持干净整洁,无乱涂乱贴;做好桥梁、隧道、路名牌、指示牌等公用设施设备的清洁和维护,保持设施设备整洁完好;加强公共健身、休闲设施清洗,保持设施和周边环境清洁卫生。

  开展社区环境大治理

  重点对背街小巷、小区内(院内)乱堆放杂物进行清除,对垃圾房(桶)、广告牌、护栏等公共设施清洗维护。对单位自建、无物业自治小区和各类城中村,全面开展环境卫生问题排查,实行建档销号治理,加强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配置,堵住漏洞短板,消除环卫清扫保洁盲区,加大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效率,解决脏乱差问题。

  活动进程

  本次活动 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9月10日至16日为大排查阶段。重点对背街小巷、小区内(院内)乱堆放杂物进行清除,对垃圾房(桶)、广告牌、护栏等公共设施清洗维护。对单位自建、无物业自治小区和各类城中村,全面开展环境卫生问题排查,实行建档销号治理,加强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配置,堵住漏洞短板,消除环卫清扫保洁盲区,加大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效率,解决脏乱差问题。

  9月17日至10月16日为大整治阶段。对照前期摸排发现的卫生死角、积存垃圾、薄弱环节等进行全面“拔钉消点”,行动过程注重“留痕对比、记录总结”。按照“每周有行动、每月有成效”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社会面大扫除行动,通过突击整治、集中整治等多种方式,“以点带面”带动城乡环境面貌短期内有较大改观,不断促进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水平。

  10月17日至12月31日为大提升阶段。打造示范样本点位,挖掘典型案例和先进做法,各县区精选1条有质量、有特色、可观摩的精品路线,组织开展“互比互看、互学互鉴”活动,进一步巩固前一阶段大扫除行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建立健全市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为保障该活动治理效果,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各县区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活动情况进行持续督查。

  临报融媒记者王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