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人就是好·战“疫”群英谱:孙士贞、孟凡朵、张会

    倒在抗“疫”前线的“拼命”书记孙士贞

  孙士贞,临沂费县薛庄镇城阳村党支部书记,连续在抗击疫情一线奋战6个昼夜,因过度劳累,永远地倒在了抗“疫”一线,生命定格在59岁。

  抗击疫情的“钢铁战士”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刚从镇里开完疫情防控紧急会议的孙士贞,一口气没歇就马不停蹄上阵了。

  城阳村作为费县薛庄镇的“南大门”,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孙士贞在村干部会上发出了“全员在岗,24小时坚守岗位,生命重于泰山”的动员令,他本人则到人员出入最频繁、值守任务最重的路口摸排检查,确保不漏一人一车。

  1月27日凌晨,值守人员发现村里有人偷砂,他立即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共30多人前往阻止,在偷砂人员的威胁面前,他毫不退让,一直忙活到5点多才处理完。精疲力尽的他却没回家,早上6点多,又开始了每日例行的大喇叭宣传。他坚持每晚都带队巡查,即使不值班也要每晚到检查点转一圈,直到9点多才回家。

  疫情防控重在精准排查外来人员。为确保“零遗漏”,孙士贞将全村划分为4个网格,聚焦湖北(武汉)返乡、市外回乡、发热人员等3类重点人群,对照户籍信息,集中利用1天时间对全村900余户村民逐户逐人排查。为做好武汉返乡人员孙某的隔离防控,他临危不惧,主动上门详细了解情况,耐心动员其主动居家隔离。

  乡村振兴的“头雁尖兵” 

  多年来,孙士贞始终坚持率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团结群众服务园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倡导文明新风,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他发动群众流转村集体闲置的150余亩“五荒”地、滩涂地,先后引进了多家企业,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0余万元,并实现了200多名村民就地就业,村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他积极引导党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主动认领责任区并积极行动,带领党员群众实施了中心大街改造、“改厕+硬化”等工作,硬化中心大街1.65万平方米,新修48条入户小巷、面积5.1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新建健身广场210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村民群众的贴心公仆 

  2014年,已卸任村党支部书记多年的孙士贞在党员群众的呼声中再次“出山”,此时他已年过半百。曾有人问他,你都50多岁的人了还早出晚归、舍家撇业,到底图的什么?他的回答只有四个字:百姓需要!

  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的16年里,孙士贞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离世后,家属按照他的做事风格,当天下午1点火化,4点入土,在这特殊时期,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一切过程从简从速,为疫情防控作了最后的贡献。

  逝者已去,初心永恒。孙士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颗红心跟党走”的铮铮誓言,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本报通讯员

  孟凡朵:机场战“疫”中的女警典范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52岁的孟凡朵不忘为民初心,时刻牢记担当使命,坚守在抗疫执勤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是市公安局机场分局疫情防控阻击战线上的女警典范。

  “口罩应该这样戴,不然不安全,要注重自我防护。”“执勤回来一定要先洗手消毒。”作为督察民警,每天都给战友们念“紧箍咒”,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唠叨,让领导和同事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除一线核查外,她经常深入最前沿“阵地”,开展全覆盖、高密度的督导检查,查摆防控工作中的短板弱项,督促落实针对性整改措施。晚上10点钟后,她埋头伏笔,撰写汇报,对常见、多发的问题提出规范化建议。

  她是妻子、母亲、女儿,更是党员、警察、公仆。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孟凡朵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警花的坚韧执着,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平安。 (房维丽)

  张会:内勤辅警的别样战“疫”

  张会是罗庄公安分局美澳派出所一名内勤辅警,曾在2016、2017年连续两次被分局评为“优秀辅警”。今年大年初二,接到所里全员停止休假的命令后,她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中。

  为能够及时做好信息收集、数据统计、情况汇总上报等工作,张会认真负责,日夜奋战在岗位上。她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交流,在领会指令要求的基础上,将收集到的各项数据核对汇总统计,快、精、准地汇报给所领导。

  一天晚上,张会临时接到紧急任务,需要将所有的核查指令再次全面梳理,而且要在第二天前完成。张会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进行梳理,直到第二天凌晨6点才将所有数据整合汇总完。为了不耽误数据上报,仅休息了3个小时之后,她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

  临报融媒记者 邵明习 通讯员 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