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连心相牵 携手共进助孤童

  金秋沂蒙红色行,大爱无疆志愿情。9月22日至24日,来自北京广明灯慈善基金会和湖北省襄阳市关工委孤贫儿童服务团筹备组的考察团一行,带着对孤贫儿童的殷殷之爱和深情关怀,来到临沂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考察交流孤贫儿童帮扶工作,并就复制帮扶模式和做法进行了探讨。

  23日一大早,襄阳市的35名考察团成员在服务团志愿者们的陪同下,分别来到兰山区、罗庄区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就孤贫儿童帮扶事宜进行实地调研。在兰山区和罗庄区团办公室,考察团详细了解各区服务团的发展状况,观摩有关档案资料,并就孤贫儿童帮扶案例进行探讨。

  随后,考察团一行来到罗庄区志愿者陈德功家中,看望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在与孩子们亲切交流间,感受着孩子们的日常活动生活。“这些孩子情况比较特殊,但在陈德功及家人和志愿者们的用心呵护和陪伴下,变得积极阳光,无论做活动,还是学习都有了较大的进步。”罗庄团团长宋增鹏向襄阳考察团介绍到,翰墨书香、气氛温馨的亦家亦学堂的成长环境,让这些孩子不仅在食宿、学习等方面得到悉心照料,亲情上的补位、及时的心理疏导,更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保障。而其所依托的的传统文化教学辅导,既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帮助,还能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发展具有良好的影响。

  下午的座谈会上,北京广明灯慈善基金会和襄阳市孤贫儿童筹备组考察团成员听取了团长徐军关于服务团筹备、成立、对接帮扶孩子以及社会成效等情况的全面介绍。“帮扶孤贫儿童一定要不忘初心、不负众望、不断努力、不断前行。”徐军表示,要以奉献孩子之责、服务孩子之心、久久为功之力,与襄阳以及更多城市的志愿者携手并进,一起实现“临沂无孤 天下无孤”的目标。徐团长推心置腹,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特别是“不让一个孩子犯罪,誓让每个孩子成人”,掷地有声,引起共鸣。

  帮扶一个孩子,成就一个家庭,温暖一个村庄,感化一个时代,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临沂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副团长袁春蕾、董立任、李培刚分别介绍了对接帮扶孩子的心路历程和心得体会。“这是我第二次来服务团了,是你们让我感动,也是你们,让我明白了帮助他人就是快乐自己。”今年65岁的中国网络电视台综艺台艺术总监刘治国听完志愿者分享后感慨道。
  “服务团发展到哪里,我们基金会就支持到哪里,我们将用最好的方式,给予服务团帮扶孤贫儿童最大的支持”作为北京广明灯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栾彧良在座谈会上对临沂市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帮扶孤贫儿童的做法和事迹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表示将对服务团“天下无孤”帮扶项目予以大力支持。

  作为襄阳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永忠对此次孤贫儿童帮扶工作调研考察的所见所闻感触颇多。他表示,在临沂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的带领下,襄阳的考察团有这样深入帮扶工作的机会,要全面了解临沂帮扶孤贫儿童工作实际,认真履职尽责、学习借鉴临沂市帮扶孤贫儿童经验模式,回去后抓紧启动,复制这一项目,让临沂帮扶孤贫儿童模式在襄阳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襄阳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雷中泽在座谈会上表示将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推动襄阳孤贫儿童服务团的组建工作,把临沂帮扶孩子的模式复制好,推广好。

  临沂市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高明代表市关工委对两地来客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临沂市的基本情况。座谈会上,他对临沂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概括为三点:一是党委、政府重视是做好帮扶工作的关键,二是一套形式有效的措施是做好帮扶工作的保证,三是加强志愿团自身建设是做好帮扶工作的根本。他满怀深情地说,服务团的每一件帮扶事迹都朴实无华,生动感人,催人泪下,温暖人心。服务团有特色,有影响,有创新,有成效,社会反响非常好。他寄希望于服务团,希望在今后帮扶孤贫儿童的道路上服务团可以走得更远、更长,早日实现天下无孤的美好愿景,同时为祖国,为社会作出实质性贡献。

  座谈会后,襄阳筹备组的成员和临沂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就志愿者招募与服务团的建立等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探讨。“虽然调研路途远,但此行收获满满。”24日上午,襄阳考察团参观了沂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沂南县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和红嫂纪念馆。一张张对接孩子的帮扶照片,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让襄阳考察团的成员深切地感受到临沂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这个大爱的群体正在做着一件非常有意义的、让天下无孤的大事、实事、好事。他们的心灵一次次被洗礼,一次次被震撼,相信沂蒙红嫂的精神今后或者将来,都将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山区好地方……”地处蒙山沂水间的山东省临沂市,在战争时期被誉为“华东小延安”,涌现出“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英模群体和感人故事,党政军民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如今,在脱贫攻坚大潮下,一个传承沂蒙精神、播撒人间大爱的孤贫儿童帮扶模式正逐渐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希望我们的帮扶模式可以用5年时间辐射全国,届时将会有100万以上的孩子因此受益。”团长徐军期盼地说,让每一个城市都能建立这样一支关爱组织,真正实现天下无孤。

  临报融媒记者 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