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他们舍小家为大家 战“疫”关键时刻顶得住扛起来

  临沂商城实验学校教师盛敏:狠心给二宝断奶,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近日,高三学生返校备战高考,虽然各学校已尽最大努力提供后勤保障,但是对个别老师而言全封闭管理还是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临沂商城实验学校教师盛敏为了能返校复课,狠心给二宝断奶,并将两个孩子送回老家。

  作为一名高三英语老师,返校复课后盛敏要承担3个班的教学工作,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盛敏有两个孩子,大宝上五年级,每天写作业、打卡等都需要她监督检查,而二宝刚满周岁。

  为了安心上课,盛敏“狠心”断奶,将两个孩子送给沂南的父母。“父母年事已高,还要照顾年逾百岁生病卧床的姥姥,没法随我返校封闭。”盛敏说,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她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心心相连,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盛敏说。

  在很多学生眼里,盛敏是个亦师亦友的老师。一些学生有心里话不愿意对父母讲,反倒喜欢找她倾诉。在临沂商城实验学校,还有很多像盛敏一样的老师,他们想办法克服困难,助力高三学子最后一站。

  临报融媒记者 庞尊利 通讯员 秦新华

  临沂第七中学教师陈华:面对挑战克服难题,“我能行”

  近日,临沂各高中学校高三年级开学复课,临沂第七中学高三历史老师陈华带着儿子和老母亲走进了临沂七中的校园。

  陈华家里的大宝是高三学生,小宝不到3岁,因丈夫在外地工作,所以她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作为高三学生的家长,陈华非常理解家长们盼望开学的心情;作为一名高三年级教师,她也想尽快开学,全心投入到备考中。

  在得知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的时候,陈华一时间犯了愁。“小宝从来没离开过妈妈,晚上能不哭吗?”“家中老人身体不好,能否独自照顾小宝呢?”“大宝在校封闭,万一生病谁来照顾呢?”但很快陈华转念一想,要以身作则,想办法克服难题,全力备战高考前。

  陈华将想法告诉家人后,75岁的老母亲第一个举双手赞同。

  入校后,陈华的二宝和老母亲很快适应了新环境。

  陈华说,接下来她就要和学生一起,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高考。

  临报融媒记者 庞尊利 通讯员 秦新华 李华山

  兰山区兰山街道颜家红埠寺村协管分队长魏可斗:“干了这个工作,就该担起这份责任”

  “咱既是协管员,也是村居防疫员,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顶得住。一句话,干了这个工作,就应该担起这份责任!”对于兰山区兰山街道颜家红埠寺村协管分队长魏可斗来说,村居防疫和城市管理一样,都需要心里装着责任,才能把事情干好。

  他在村居防疫工作中,虽然是入党积极分子,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村委工作人员一同冲在村居防疫一线。在抓属地路段城市管理工作时,配合做好控油烟、治牌匾、清垃圾,是名副其实的社区战“疫”急先锋。

  为保障群众健康安全,魏可斗带领协管队员从大年初二开始,在村居管控卡点值班值守。该村有848户3016人,魏可斗带领协管队员全面摸排,登记居民健康情况。期间,魏可斗积极响应村委号召,为疫情防控助力,带头捐款1000元,提供84消毒液50斤。

  进入复工复产阶段,魏可斗带领协管队员在管辖路段巡查管控、固化值守,持续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在巡查管控餐饮油烟污染中,魏可斗结合管辖路段复工餐饮服务单位实际情况,督导商户对油烟净化设施、集烟罩进行全面清洗,仔细检查排烟道口,及时更新《油烟净化设施清洗维护记录卡》数据,确保油烟排放达标。

  截至目前,魏可斗带领协管队员在管控卡点共排查、监测人员2117人,张贴、发放防疫宣传明白纸2500份,发放《关于疫情期间城市管理工作的通告》2000份,清理卫生死角8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60余处,清除乱贴乱画200余处,按时处置市数管“智信”平台涉及该村城市管理案件77宗。

  临报融媒记者 褚菲菲 通讯员 贺凯达 孙振振

  罗庄区林村网格员刘淑婷:撑起网格战“疫”防线

  罗庄区盛庄街道林村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区网格员刘淑婷从春节至今,一天未休、持续作战,逐户逐人开展疫情排查,按照“全民排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对疫情期间返回罗庄人员登记并进行居家隔离。

  做好防疫常识宣传,通过电话、微信群、LED显示屏、社区大喇叭、宣传条幅、宣传海报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防治知识。刘淑婷每天带队在辖区内开展全方位巡逻,督促各村小组落实好封闭管理和体温测量等工作。协助调配后勤保障。

  为了让居民安心居家防疫,刘淑婷还主动对接需要照顾的居家困难群体,每天用手机统计居民所需生活用品,并将采购的生活用品送到居民家中。

  刘淑婷联合村环保员对辖区内符合复工复产条件企业制定防控方案,将疫情期的防控责任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健全疫情期间日常信息报告和联络员制度;对辖区内沿街商铺逐家检查。

  临报融媒记者 王晓 通讯员 黄秀玲

  河东疾控中心史秋梅:众志成城,一定会胜利

  在新冠肺炎面前,48岁的河东疾控中心质量管理科科长史秋梅主动请缨,到疫情一线,承担去传染病医院采集病例血样,并把血样送到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理科生的她硬生生地把自己变成了病毒专家,经常工作到大半夜。

  根据分工,她负责对疑似与阳性患者的信息核对、样本采集送检,在每天的采样工作之后还要细心汇总采样表,完成队里的送样任务。忙碌的工作让她无暇顾及自己面临的感染风险,而当河东区第一次出现确诊病例时,她才猛然发现这两例患者就是她出任务时采集咽拭子的两例密切接触者。

  每天她要回家照顾一双11岁的龙凤胎儿女,如果感染了那可怎么办?但她很快平复心情,继续战斗。

  大年初四,区疾控中心成立二队后,她与同志们一起努力,加班加点。在及时高效的出任务后,还督促队友按时保质完成报表上交数据。她经常鼓励队友:“大家众志成城,一定会取得胜利,到时候再好好陪家人。”

  临报融媒记者 江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