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创建|文明落在细微处 罗庄区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

  文明之举起于毫末,文明之风润物无声。罗庄区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坚持高点定位、全盘谋划、整体推进,同样也戴上了“显微镜”,聚焦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细微之处,将工作向着落细落小落实深化,让环境更加美丽整洁、秩序更加规范有序、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细微之处见真章。近日,记者深入罗庄大街小巷,拾来一些细节和片段,感受创城给罗庄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规范市场:群众“吃”得放心

  各类餐饮单位、市场作为一座城市最具人间烟火、人情味最浓厚的地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近日,罗庄区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对文明创建和市场监管领域展开督导检查,实地查看市场人员管理、“七有”“五个查验关”等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对市场内停车秩序保持、环境卫生清理、食品摊点“三防”措施落实、健康证件有效期等文明创建情况进行督导,同时现场了解餐饮单位“山东食链”应用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督促业户现场整改,并要求属地监管所持续跟进落实整改情况。

  在各餐饮单位,工作人员将推广应用“山东食链”与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上门指导业户注册应用“山东食链”过程中,对文明创建开展情况同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导改正,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积极营造全民共创良好氛围。

  交通顺畅:群众“行”得安心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道路交通秩序,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罗庄交警大队持续深化“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在各主要路口、路段设立劝导点,对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驾乘人员进行现场查纠、劝导,督促他们改正不良驾乘行为,把“一盔一带,安全常在”的警句铭记于心,实践于行,争当安全、文明出行的交通参与者。

  期间,结合“3+1”理论武装体系“学悟见创”活动成果转化,罗庄交警大队以《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向群众宣讲办法条例,讲解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以及不按规定道路行驶,闯信号灯、逆向行驶、乱停乱放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危害性,多点发力,综合施治,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文明安全出行氛围,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共同建设道路畅通、行车有序、文明礼让的交通环境。

  提升服务:群众“逛”得顺心

  作为城市的窗口单位,商超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着城市文明。

  在位于罗庄街道的宝丽财富广场内,“志愿服务台”随处可见,应急药箱、针线包等物品一应俱全,“一米线”标识清晰、母婴室管理规范、工作人员热情主动服务、商场文明实践站笑声不断……“不光是这些,我们商场还配有助听器、老花镜、放大镜等服务工具。”商场总服务台工作人员马女士表示,这两种物品主要是为视力不好的老年人准备的,许多衣服吊牌上的字比较小,老年人看起来十分不便,若前来购物的老年人忘记佩戴眼镜,便可向服务台寻求帮助。

  商场中,每层都建有无障碍洗手间,同时配有详细的指示标志,为残障人士进行引导。无障碍洗手间内宽阔、干净,洗手池、马桶旁都安装有便于借力的手扶架,不仅为残障人士减轻烦恼,也可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得到便利。舒适、文明的环境让市民的购物体验越来越好。

  为助力创城,商场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每隔50米左右,都可看到商场内展示创城内容或理论学习的公益广告。在商场玉器珠宝柜台工作的王女士说:“商场里客流量大,多布置一些公益广告,有助于从视觉上潜移默化加以引导。”除此之外,商场还组建起了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商场文明水平。

  在商超自身不断改善“硬件”提升“软件”的基础上,市民也在用自身行动为文明商超“增值”,共同构筑商超“大文明”。“这些年的创城行动让整个罗庄变化都很大,居住环境美化了,车辆按规定停放,商场超市都更方便、服务更好了,群众的文明意识增强了,大家都支持创建文明城市。”顾客陈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