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为小”志愿服务合力 ——我市举办“为小”志愿服务骨干培训班



图片

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整体提升全市“为小”志愿服务质效,5月30日至31日,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关工委、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同举办全市“为小”志愿服务骨干培训班。开班式由市关委副主任、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刘仕江主持,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黄立博作动员讲话。市关工委副主任高维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国富、市妇联党组成员、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宋晓慧出席开班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培训是市委社工部成立后举办的全市首期志愿服务培训班。来自全市各县区委社会工作部、关工委、妇联、教育局和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者协会)的分管和负责人、部分优秀“为小”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和志愿者骨干共200余人参加了培训。青岛志愿服务学院执行副院长、公益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于水善围绕“未成年人家庭志愿服务项目组织与策划”、高级社会工作师,青岛科技大学社工系讲师李亚妮围绕“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关爱帮扶的技巧与策略”等主题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黄立博对《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进行了解读,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苗生伟分享了“践行中华文化,做幸福的志愿者”,齐鲁名校长、平邑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平邑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王善红等10位同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开展“为小”志愿服务的做法。培训期间,利用晚上时间,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召开座谈会,征求对实施“志愿沂蒙,周行一善,每周一小时志愿服务”项目的意见。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培训班虽然时间不长,但聚焦“为小”志愿服务,让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与志愿者骨干一同培训,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体现了职能部门对未成年人志愿服务的重视支持,有利于为“为小”志愿服务创造良好环境。通过培训,大家一致认为,培训班举办及时,内容实用,两天下来收获满满。专家讲授,使大家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专业水平;“做幸福志愿者”分享,理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志愿服务的逻辑关系,激发了做志愿者的内生动力;《意见》解读,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增强了做好志愿服务的信心和决心;经验交流使志愿服务组织既看到了别人所长,又找到了自身不足,利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图片

在培训班总结时,刘仕江强调,要认真消化吸收所学内容,学以致用,推动全民志愿服务特别是“为小”志愿服务开新局见实效。一要聚焦立德树人,深化“为小”志愿服务。重点围绕“女童保护”和小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特别是要把志愿服务作为小学生立德的重要载体,从娃娃抓起,从小种志愿的种子,从小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和利他助人思想。要策划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接地气、受欢迎的新项目、好项目,打造“为小”志愿服务新品牌,创造新经验。二要在全员动员全民志愿服务上下功夫。中办、国办《意见》明确提出,志愿服务是党员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要搞好制度设计,组织和支持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指导推动本系统本单位开展志愿服务。要动员鼓励两企三新组织、商会、协会支持和开展志愿服务,动员群众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可以说是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员令。为落实《意见》要求,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策划了“临沂有爱——每周一小时志愿服务”项目,正在征求意见。每周一小时,门槛不高,人人可做,随时可做,处处可做,目的就是让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小时做起,感受做志愿服务的快乐,产生做志愿者的愿望,加入志愿者队伍。同时配套出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举的嘉许礼遇措施,推动在全市形成人人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人人尊重志愿者,做志愿者光荣的浓厚氛围。三要抓好培训。重点围绕解读《意见》和做幸福志愿者分系统对骨干志愿者进行培训。四要持续不断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活动促项目实施,以活动扩大影响力,以活动促品牌打造。通过活动,影响感召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凝聚强大正能量,为临沂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我们志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