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轻发光|“兵支书”吴付强:扎根基层 一心为民

吴付强到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长势。

吴付强为乡亲挖沟渠排水。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军人,一身担当。身在部队,保家卫国;回到基层,一心为民。他积极发挥主力作用,切实当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真正打通服务地方、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用军人情怀彰显忠诚担当。他就是兰陵县大仲村镇“90后”党支部书记——吴付强。

  参军保家卫国

  退役回报家乡

  一心保家卫国,驰骋疆场奉献青春。“退伍之后,过往的军营生活历历在目,很怀念那段日子。”吴付强说,他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所属的台海一线应急作战部队服役5年。服役期间,他先后担任思想骨干、代理班长和班长等职务,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2019年3月,兰陵县开展农村党支部书记选配改革试点,吴付强主动报名、积极备考,通过层层考验,最终,他在300名报考的退役军人中脱颖而出,跨村到兰陵县大仲村镇乐沂官庄村任职,成为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之后,吴付强迅速适应角色的转变,一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上。由于是跨村任职,为尽快摸清村情民意,吴付强选择吃住在乐沂官庄村。白天,利用工作之余,他逐户走访党员群众和离任村干部;晚上,他回到宿舍整理汇总材料。日复一日,田间地头有他调研的身影,写字桌前有他伏案写作的样子。就这样,他舍小家顾大家,在村里连续呆了整整三个月。妻子剖腹产,他仅仅陪护了2天,便又回到了村里工作。

  “通过和乡亲闲聊、调研考察,我掌握了入村以来的‘第一手资料’。”吴付强告诉记者,这样有利于展开接下来的工作。他通过调研发现,乐沂官庄村存在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有信访矛盾、“靠天吃饭”、村集体负债等问题。

  坚持党建引领

  强化班子建设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面对班子发挥作用不强、党员干部之间派系严重等问题,吴付强利用“主题党日+”和支部书记上党课等活动,带领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乡村振兴有关文件精神等,提升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对因病卧床、有事外出请假的党员,通过微信或者上门送学的方式进行补课,确保学习全覆盖。

  疫情防控期间,吴付强带头在村口执勤点的一个铁皮房度过20多个日夜。同时,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他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网格长,走在前、冲在前、挡在前,在形势紧张期间24小时坚守岗位,为全村父老乡亲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他日以继夜的坚守,用实际行动改变了村民对党员干部的看法,凝聚了党员力量,赢得了民心和支持。

  聚焦民生问题

  当好群众贴心人

  为解决多年来乐沂官庄村“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现状,吴付强和村“两委”干部组织机械作业,在雨季来临前,将村南耕地的沟渠进行了全面清淤,保证了汛期农田排水顺畅;并对村内近10年未清理的7个蓄水池进行集中清淤和护坡修缮加固,保障村民生产安全和用水需求。针对村中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在危房问题,吴付强带领村“两委”干部,一次次到贫困户家中,讲政策、做动员,督促困难户儿女抓住政策,进行危房改造。努力没有白费,所有贫困户都住进了宽敞、明亮、安全的房子。

  面对村集体负债问题,吴付强迅速开展“三资清理”工作。通过梳理,他发现一份承包地合同违规,涉及土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对方态度强硬,吴付强丝毫不惧,有理有据,原则明确,多次交涉,最终把103亩土地收回村集体。随后,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归还给78名村民,并将剩余土地公开出租,增加村集体收入11.5万元。为了“三资清理”更彻底,他还在村内设置了5处举报信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15条,共清理8处涉及13户承包土地、山场,清缴金额共计67万元,彻底解决了村集体负债问题。

  “村集体有了钱,就要把村子建设得更好一些。”吴付强说,要让乡亲们的生活更美。安装路灯、绿化主干道、进行墙体美化、建设文化广场等等,一项项工程措施落地实施,改善了乐沂官庄村的人居环境,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荣誉感,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集体增收有力

  推动乡村振兴

  为了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吴付强引进光伏发电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12户村民进行了安装,每年为村集体带来8000元的稳定收入。同时,他对接县马铃薯协会、胡萝卜专业种植大户,在乐沂官庄村实施推广集约化的种植经营模式,村集体以1000元/亩的价格流转土地140亩,每年为村集体增加7000元土地承包收入。为了让更多群众受益,领办了乐宜专业种植合作社,实现村集体与群众收入“双增收”。

  2021年10月,因工作需要,吴付强调任大仲村镇驻地村仲村继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新的岗位,新的任务,人居环境治理、办公阵地提升改造等一系列工作正在开展当中。三年多来吴付强累计为任职村协调争取基础建设总价值1400多万元。

  “当初参军是保家卫国,退役之后,真心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能够造福一方。”吴付强告诉记者,能够见证村子发生的变化,看到乡亲们的笑脸,真的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可以投身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

  临报融媒记者 梅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