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十佳群众工作法|郯城县“老冯调解室”工作法

  近日,临沂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联合发文通报表扬了全市50个“优秀群众工作法”,其中包括10个“十佳群众工作法”,40个“优秀群众工作法”。 

  近年来,临沂市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等方面,涌现出一批有特色的、有影响、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为示范引导全市广大基层干部积极探索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去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在全市开展“优秀群众工作法”评选活动,从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报送的139个优秀案例中,择优评出50个“优秀群众工作法”。打造临沂群众工作品牌,进一步彰显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时代价值。 

  全市“十佳群众工作法”获奖名单 

  1、市纪委:“教育+疏导”“建议+检查”“警示+关怀”工作法 

  2、市医保局:“把群众的事认认真真办”工作法 

  3、兰山区人民法院:王丽“十巧工作法” 

  4、罗庄区幸福小镇:“四级灌溉”工作法 

  5、河东区委党校:“微党课大宣讲”工作法 

  6、费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专职代办惠民生”工作法 

  7、蒙阴县岱崮镇笊篱坪村:“七子工作法” 

  8、临沭县委组织部:“村事民议清单”工作法 

  9、郯城县委政法委:冯西华“老冯调解室”工作法

  10、兰陵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民间设奖工作法” 

  临报融媒记者 郇恒雪

    相关文档

    临沂十佳群众工作法|郯城县“老冯调解室”工作法

  近期,临沂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发布《关于表扬全市“优秀群众工作法”的通报》,对经过严格审查、择优遴选的全市10个“十佳群众工作法”、40个“优秀群众工作法”予以通报表扬。其中,郯城县政法委报送的“老冯调解室”工作法荣获全市“十佳群众工作法”。

  小小调解工作室,化解矛盾发挥大作用 

  2019年4月,按照郯城县委组织部的安排,在基层法庭当了十几年庭长的退休法官冯西华到辖区归昌乡樊村社区担任“百村帮扶”工作组组长。

  樊村社区下辖5个自然村,人口众多,社情复杂,老百姓之间鸡毛蒜皮、疙疙瘩瘩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冯西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定发挥自己定纷止争的特长,在社区推行“法律帮扶”,义务为乡亲们排除纠纷,化解矛盾,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在郯城县法院和归昌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依托“百村帮扶”工作组,“老冯调解室”应运而生,成为全县第一个社区品牌调解工作室。

  “老冯调解室”挂牌成立后,冯西华和他的同事们走村入户,深入到居民家中摸底排查,实地查看现场,耐心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循循善诱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

  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冯西华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调解方式,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灵活采取现身说法、心理疏导等方式开展调解。在一些复杂的纠纷中,工作室推行先“背靠背”再“面对面”的调解法,先分别与矛盾双方单独交流,倾听其阐述理由,了解其诉求愿望,然后再由工作室邀约双方进行面对面沟通,辨析是非曲直,找出症结所在,选准调解突破口。

  小小的工作室很快发挥了大作用,成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主力军,普法宣传的新阵地,为社区村居矛盾纠纷化解开启了新模式。

  调解接地气,赢得百姓信任 

  “‘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调解员就是要不辞辛苦,不怕麻烦,多跑腿,多动嘴,多动脑,讲方法,讲策略,把群众鸡毛蒜皮的小事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冯西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冯西华经常骑自行车到田间地头去了解村情、民情。有一个案子,冯西华多次骑自行车到田间地头找当事人做工作,终于说服当事人接受了调解意见。“老冯能骑自行车来为我们办事,就凭这,俺服他。”事后,这名当事人说。

  调解室成立以来,立足农村实际,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等问题抓早、抓小,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把纠纷化解在基层,从源头上解决矛盾。

  截至目前,调解室成功化解了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170多起,将一个个即将激化的家庭矛盾、婚姻问题、财产争议、乡邻纠纷化解于无形。老百姓起初将信将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上门寻求帮助,却往往能满意而归。如今,一传十、十传百,在樊村社区,老百姓越来越信任冯西华,越来越信任“老冯调解室”。

  普法宣传,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本着“有纠纷化解纠纷,没纠纷普法宣传”的初衷,冯西华和他的助手们既当调解员又当宣传员,随时随地接受群众咨询,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法律课堂,坚持以案释法、随案讲法,力争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与老百姓“拉呱”,是老冯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群众有了法律方面的疑问,就会第一时间找老冯咨询,每次老冯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解,直至问询者满意而归。工作过程中,老冯不断扩大自己在社区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中的“朋友圈”,经常用微信向“朋友圈”推介典型案例,介绍调解心得,普及法律知识,成为社区朋友圈的普法新“网红”。

  归昌乡党委、政府把成立社区调解工作室作为务实之策、创新之举,决定在全乡推而广之。以“老冯调解室”为样板,在各社区甄选优秀人民调解员,组织培训上岗,成立各社区调解室,建立和完善村居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老冯则发挥业务专长,在调处矛盾的实践中,对调解员进行传、帮、带。“老冯调解室”与12345、法庭、司法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排查、调解、处理民间纠纷。

  陈年积压的老矛盾得到冰释,新产生的纠纷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在萌芽状态烟消云散,老百姓法治观念潜移默化地增强……如今的樊村社区,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大家齐心协力打造“品质社区”,共建美丽家园。“老冯调解室”真正成了老百姓记得住、叫得出、想得起、用得着、都说好的“爱心工作室”。

  临报融媒记者 郇恒雪 通讯员 徐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