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创建|临沭:创设“五为”关爱基金 增强文明实践内生动力

  临沭县围绕深化“五为”志愿服务,探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五为”关爱基金,通过探索性“创”、广泛性“引”、精准化“用”,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筹资渠道,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可持续、常态化。目前,县镇村三级累计募集整合关爱基金103万元,意向捐款400多万元,开展“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4800余次。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大众日报、临沂日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集中报道了这一创新做法。

  试点推行,探索性“创”。资金整合创新。县级层面,秉持“各自管理、各自支配、各自使用”的原则,整合慈善总会、爱心团体等相关政策项目资金,纳入县级文明实践“五为”关爱基金,搭建起文明实践“蓄水池”。镇村层面,在镇街财政保障基础上,村居募集爱心捐款,纳入村集体文明实践基金账户。运行模式创新。试点推行“召开一次村委会议、成立一个村级组织、建立一个章程”等“十个一”活动,确保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监管严格。截至目前,已有18个村居试点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设立“五为”关爱基金。年底评选10个文明实践示范村,给予每村10000元的配套奖励。品牌项目创新。以创设关爱基金为契机,促进志愿服务的项目化品牌化发展,通过开展“三个一批”,即提升一批志愿服务品牌、打造一批志愿服务阵地、推出一批志愿服务典型活动,把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叫响“德润临沭·服务有我”文明实践品牌。

  持续募集,广泛性“引”。为搭建起文明实践源头活水,解决“有钱办事”问题,采取政府扶持、社会筹措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持续形成关爱基金捐赠热潮。助启动。在县、镇两级设立文明实践专项经费,将部分资金纳入“五为”关爱基金,作为村居启动资金。时时“捐”。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委会议,发放倡议书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发动,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捐,村干部、党员踊跃捐,引领广大村民积极响应,平常参与募捐活动。玉山镇李庄村党员干部群众按照每人每天捐赠一元钱的方式,已募集资金3万余元。线上“捐”。无法到现场参与募捐活动的村爱心人士,通过线上方式献爱心,大兴镇西林村募捐现场,企业老板采取微信转账方式捐款1000元。重点“募”。利用每月20日固定文明实践日、端午节、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借助在外企业家、爱心人士返乡探亲时机,积极动员,今年“端午节”期间,郑山街道和平村抓住时机,募集资金1万余元。

  聚焦“五为”,精准化“用”。围绕“五为”群体,精准管理、培育项目,切实发挥关爱基金效能,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小基金大关爱”。管理精准。突出“依法依规、官管民用、阳光运行”的原则,基金运行严格执行章程规定,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基金收支通过村民微信群、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大会等实行及时公开和季度公开。各镇街党委对镇村基金筹集、管理、使用进行严格监督把关,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群体和最迫切的事情上。项目精准。策划设计项目,从3月份起,在全县范围内征集月度计划开展的深化“五为”文明实践服务活动(项目),累计精选150项作为推荐活动(项目)向全县公布,吸引全县88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11万余名志愿者参与。群体精准。着眼“五为”志愿服务重点对象,紧盯重点弱势群体,深入开展“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爱老助老,全县80多家单位参与“浓情端午·德润临沭”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为老人送去文艺演出、义务理发、法律咨询、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爱小护小,打造“微爱童行·出彩店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举行志愿服务捐赠活动,临沂慈善总会高尔夫球慈善分会向店头镇月庄小学捐建教学楼一座、阅览室一处,价值4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