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街道: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企业发展

临沭融媒讯 在临沭街道的工业园区里,晨光微熹中,身着蓝色工装的安全巡查员正逐一检查企业消防设施。他们轻按灭火器压力指针,确认其稳稳指向绿色区域;俯身查看疏散通道,确保每一处转角都畅通无阻;伸手触碰应急照明灯,感受其是否在断电瞬间立即亮起。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正是临沭街道守护辖区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缩影。

隐患排查:细处着力实处显效。街道安全工作者深知,安全生产的防线往往构筑在毫厘之间。在机械加工企业的车间里,巡查员发现配电箱盖板螺丝松动,立即要求企业电工现场紧固。“配电箱是电气系统的‘心脏’,盖板不严密可能引发短路风险。”工作人员边示范边讲解,指导企业建立设备“健康档案”,将日常巡检细化到每个螺丝、每根线路。类似的场景在辖区企业中反复上演:检查消防栓时,不仅查看水枪水带是否齐全,更会模拟紧急情况测试水压;查验危化品仓库时,既要核对存储分类是否合规,也要确认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转。街道还积极推动企业引入智能监管手段。部分企业试点“智慧消防”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烟感、温感数据,一旦异常立即触发警报。企业相关人员坦言:“以前人工巡检难免有疏漏,现在系统24小时‘站岗’,我们心里更踏实了。”

教育培训:筑牢思想“防火墙”。“灭火器使用前要先摇晃瓶身,拔掉保险销,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在街道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现场,消防专业人员手把手指导企业员工实操灭火。这类培训并非一次性活动,而是贯穿全年的常态化工作。街道通过“开工第一课”“安全警示周”等载体,将理论讲解与案例剖析相结合,让“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深入人心。针对重点岗位,街道设计个性化培训方案。餐饮企业后厨员工需掌握油锅起火的正确处置方法,仓储物流企业叉车司机要反复练习紧急避险操作。辖区内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分享经验:“我们把车间常见隐患拍成短视频,在班前会上循环播放,员工看过几次后,习惯性违规操作明显减少。”

应急演练:淬炼实战“硬功夫”。“报告指挥中心,2号仓库发生火情,请求支援!”随着模拟警报响起,辖区物流园区的应急演练迅速启动。警戒组拉起警戒线,疏散组引导人员有序撤离,灭火组熟练连接消防水带……这是临沭街道指导企业开展实战演练的一个片段。从危化品泄漏到电气火灾,从防汛抢险到有限空间救援,不同场景的演练让企业应急队伍在“真刀真枪”中积累经验。街道还推动企业建立“最小应急单元”。辖区企业将车间划分为若干应急小组,每组配备急救箱、灭火器等物资,定期开展“1分钟响应”演练。“遇到小火情,我们自己就能快速处置,避免小火酿成大灾。”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长效机制:构建共治“同心圆”。安全生产绝非单打独斗。街道建立“街道—社区—企业”三级联动机制,社区安全巡查员每日巡查辖区小微企业,街道安全工作团队定期联合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会诊式”检查。在辖区内的工业园区里,企业自发成立安全互助联盟,定期分享隐患排查经验,互相监督整改情况。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街道推行“隐患自查自改”制度。辖区内食品加工企业制定《岗位安全操作手册》,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工序、每个岗位。“现在员工上岗前都会对照手册检查设备,发现问题主动上报,安全意识明显提升。”企业负责人介绍。

从晨光到暮色,从车间到仓库,临沭街道正以绣花功夫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每一次细致的检查、每一场认真的培训、每一回实战的演练,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发展的守护。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安全与发展的协奏曲正奏响新的乐章。(胡安久)